来源:华夏时报
居民风险偏好有所收敛。
央行最新发布的数据显示,今年前四个月我国人民币存款增加了12.55万亿元,而去年前四个月人民币存款增加了7.32万亿元,两相比较超过5.23万亿元,多增加了超三分之二,这个增幅是近几年最大的。
从细项看,住户存款增幅较大,2024年前四个月住户存款增加6.71万亿元,今年前四月住户存款增加7.83万亿元,今年比去年增加了1.1万亿元。
住户存款增减趋势反映的是个人风险偏好和消费信心,由以上数据可以看出,至少今年比去年同期而言,居民消费的热情仍然是下降的。
从居民贷款看,也反映了这样的趋势。去年前四个月住户短期贷款增加50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8084亿元;今年前四个月住户贷款增加5184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减少2416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7601亿元。这里的短期贷款减少可能是小微企业贷款减少多,而中长期贷款增量尽管《球盟会888》也不少,但比去年少增加400亿元,说明房地产需求也是在低位。
不过从非银行业金融机构存款看,去年前四个月增加1.23万亿元。而今年前四个月增加1.88万亿元,同比多增加了0.65万亿元,可能的原因是今年四月初股市回暖有关,中央汇金发挥类“平准基金”作用、央行配套提供再贷款支持等“稳市场”政策发挥了积极成效。一般而言,非银存款显著多增带动M2增速回升的情况,也多出现在资本市场上涨时期。
变化最大的是非金融企业存款,今年前四个月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加了4103亿元,去年则是减少了1.65万亿元。财政性存款增幅也较大,今年增加了1.19万亿元,去年则是减少了1874亿元。
非金融企业存款数据为什么会有这样的变化呢,我们说贷款创造存款,去年前四个月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8.63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2.56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6.61万亿元;今年企(事)业单位贷款增加9.27万亿元,其中,短期贷款增加3.03万亿元,中长期贷款增加5.83万亿元。由此看,这两年企业贷款变化不是很明显,不能说明问题。
再看社会融资,2025年前四个月社会融资规模增量累计为16.34万亿元,比上年同期多3.61万亿元。其中,对实体经济发放的人民币贷款增加9.78万亿元,同比多增3397亿元;政府债券净融资4.85万亿元,同比多3.58万亿元;由此看,今年前四个月,政府债券净融资增加额几乎占了社会融资增量的四分之一以上。
也就是说,今年前四个月存款多增加的很大一个原因是政府债券融资增加,今年年初以来存量财政政策的落地加速,这既对二季度经济形成支撑,也降低了短期内出台增量政策的必要性。
存量财政政策的加速一方面体现在特别国债发行的“快速启动”,今年两会确定发行规模后,特别国债于4月底就开始发行,较去年节奏更快。相应地,今年以来国债发行规模更高、发行进度更快,是支撑政府债融资同比多增的核心力量。
今年前四个月,由于政府债券融资大幅增加,导致了非金融企业存款增幅较大和财政性存款增幅较大。这也是四月份M2增幅较高的原因之一。
截至2025年4月末,广义货币(M2)余额325.17万亿元,同比增长8%。这个增幅是近两年比较高的,也就是存款增幅较高,但并非通过银行贷款产生派生货币而形成存款,主要是由于政府发行债券形成了财政存款和非金融企业存款,当这些资金在实体经济中运用了,资金流转的时候,就会派生大量存款,形成非金融企业存款和住户存款。
因此,未来随着经济的进一步复苏,政府融资在实体经济中进一步被运用,存款和M2进一步增长,如果增速不高,则意味着实体企业融资需求不强,所以后续M2的增速是观测未来经济复苏成效的一个可靠指标。
而从居民的融资看,居民的风险偏好仍然在收敛,消费信心改善迹象不明显,未来消费趋势是否好转,居民融资仍然是一个好的观察窗口。
责任编辑:曹睿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