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一届文博会今天(22日)在深圳开幕,本届文博会现场共展出12万件文化产品,现场将交易4000多个投融资项目,举办近200场交易活动,并落地22项促交易的措施。此时此刻,我们总台央视记者于茜就在文博会现场,为我们介绍现场情况。
总台央视记者 于茜:我现在所在的位置是深圳国际会展中心,第二十一届文博会在今天正式拉开帷幕了。本届文博会有6280家政府组团、文化机构和企业参展,国际范围内,来自全球的65个国家和地区的305家海外展商以线上和线下多种方式参展。
今年文博会可以说是亮点纷呈:吸引了超300家海内外头部品牌企业来参展。首发首秀产品十分密集,在展馆里可以看到的全球首个载人飞碟等科技范儿十足的新品首发。展会期间,将有120场新品发布会。本届文博会共建“一带一路”国家参展数量、参展产品品类均创历史之最。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本届文博会首次设立了人工智能展区,有60余家人工智能企业参展,不仅让大家看到了文化产业前沿发展,还给我们描绘了未来生活的模样。
在文创中国展区,在这里我们可以看到全国知名、一物难求的各种文创产品,以及各种优秀的非遗技艺,体验文化带来的消费新空间。
此时此刻,我在现场,除了感受中华优秀优秀传统文化的魅力,还有一个非常深刻的感受,就是AI和现代科学技术,已经充分融入了文化产业的各个方面。“文化+科技”的这种感觉确实是扑面而来,机器人矩阵就是最好的证明。我们可以看到机器人可以弹钢琴,机器人可以打咏春拳,机器人写书法。那我们在现场呢,也一起感受一下AI融入文化与艺术所迸发出的魅力。
机器人弹奏《梁祝》,这个诞生于浙江大学机器人研究院的机器人,依托于AI技术,它可以达到人类演奏钢琴6级的水《杀号app》准。在自动识别乐谱,学习之后,它的机械臂和灵巧手可以根据指令输出任务。人类音乐家和机器人演奏的区别,人类音乐家可以即兴演奏,而机器人只能实行指令操作。未来机器人可以实现和人类音乐家一样的艺术演绎能力和艺术创作灵
会打咏春拳的机器人通过动作捕捉和深度学习,分解出直拳、侧踢等各种力学模型,甚至可以自动优化发力角度,任意动作都可以实现模拟学习。厉害的不仅仅是我们中国功夫,还有我们的中国科技。
人工智能在方方面面改变着文化产业同时,也创造出了更多消费的场景。期待本届文博会上我们还会发现更多创新的可能性和产业发展的可能性。
菊地凛子,《658公里、阳子的旅途》(日本)杀号app
医药整体板块一季度业绩预期稳健增长 ♏,院内外疫后复苏兑现 ⛔,当前企业生产、订单、销售、服务等回归正常秩序,我们预计,整 ♊个板块在2023年第二季度的经营业绩韧性较强,建议当前阶段重 ♒点关注板块的投资机会 ⏳。细分领域上,CXO:企业在手订单较为充 ✊裕,整体业绩韧性较好 ⏬,全年业绩兑现度较高 ➣。建议关注为客户提供 ♊差异化服务、为仿制药提供研发服务的公司并销售分成增厚、临床CRO复苏和业绩增长确定性较高的企业;中药原材料、大宗化工品等 ✋上游价格回落,下游结构优化,整体板块收入及毛利率有望持续提升 ⚾;医疗服务:体检、辅助生殖、医美等之前受损严重的赛道反弹明显 ✌,需求快速恢复,预计二至四季度业绩环比同比持续改善;医疗器械 ⚽:医疗设备板块建议关注贴息贷款、配置证放开政策、新基建持续受 ⛔益和AI辅助诊断热点赛道。体外诊断板块,建议积极关注国产化率 ⛔较低,集采可快速提升市场份额的龙头公司;高低值耗材板块,建议 ⛼关注手术量恢复受益、创新器械放量和2023H1业绩表现较佳标 ⛻的;血制品:医院正常的诊疗恢复 ♏,促进白蛋白、静丙、因子类等产 // ☹品的需求回升,建议关注浆站数量多,浆站拓展能力强的血制品企业 ⚡;疫苗:成人疫苗和儿童疫苗的接种需求逐步回升,建议重点关注需 ⚽求端恢复明显,拥有创新疫苗品种的企业;制药:院内用药持续恢复 ♈,创新药领域,建议重点关注潜在市场空间大 ❎,技术进步大的细分行 ❢业。仿制药领域,建议关注竞争格局好,集采风险低的领域。
本报记者 丁芸 【编辑:吴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