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源:证券之星
证券之星注意到,虽然金融业务营收不及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务,但却是利润支柱,主要是信托业务贡献了大部分利润。然而,国网英大却因子公司英大国际信托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英大信托”)违规“刚兑”事件连续三年财务数据失真,导致股东利益受损。目前英大信托仍在追讨损失,在监管层严控金融风险的背景下,英大信托万亿规模扩张与内控漏洞之间的矛盾亟待化解。
01. 双主业的“暴利”与“薄利”
2020年,国网英大向国网英大国际控股集团有限公司(下称“英大集团”)等交易对方发行股票,购买其持有的英大信托、英大证券有限责任公司(下称“英大证券”)股份,公司主营业务由电气制造业转变为“金融+制造”双主业。目前,国网英大通过旗下公司经营信托、证券、期货、碳资产和电力装备制造等业务。
分行业来看,2024年金融业务实现营收39.06亿元,同比下滑2.04%;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务实现营收73.51亿元,同比增长6.93%,收入占比约65%。
具体到各子公司经营表现,金融业务方面,英大信托实现营收29.9亿元,同比增长7.29%;实现净利润17.76亿元,同比增长10.63%。国网英大碳资产管理(上海)有限公司实现营收7001.6万元,同比增长13.39%;实现净利润1040.49万元,同比增长14.51%。
英大证券营收增长乏力,是导致金融业务营收下滑的主因。2024年,英大证券实现营业总收入8.6亿元,同比下降25.64%,主要受债权投资利息收入下降、期货基差贸易业务暂停所致;实现净利润1.76亿元,同比增长64.43%,主要系自营业务投资收益提升。
电力装备业务方面,置信电气是营收主力,2024年实现营业收入73.75亿元,同比增长6.86%;对应净利润1.49亿元,同比增长45.18%。
证券之星注意到,虽然营收高达70多亿元,但置信电气的赚钱效力明显弱于信托、证券等金融业务。对比旗下主要参股控股公司不难发现,金融业务是国网英大利润来源最主要的板块,其中信托业务的贡献尤为突出。
对比两大板块毛利率,金融业务的毛利率同比增加2.54个百分点至65.49%,而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务的毛利率仅11.31%,同比减少了2.9个百分点。细分产品来看,证券期货业务、低碳节能与工程服务的毛利率均同比由正转负,分别为-8.5%、-13.11%,二者对应的营收分别为8.55亿元、3.47亿元。电工电气装备制造业务毛利率的下滑也拖累了整体盈利能力,国网英大2024年销售毛利率同比下降3个百分点至11.58%。
重组以来,国网英大的毛利率表现并不稳定。公司2020-2023年的毛利率分别为12.59%、12.05%、11.44%、14.58%。其2020-2022年的降幅分别为1.29、0.54、0.61个百分点,2023年同比增长3.14个百分点后,又再度下滑。在国家电网旗下8家上市公司中,国网英大2024年的毛利率水平位列倒数第二。
2025年一季度,国网英大实现收入22.18亿元,同比增长8.65%;对应归母净利润6.04亿元,同比增长45.22%。业绩变动主要系资本市场波动影响金融产品处置收益和市值变化所致。值得《亚博苹果手机怎么下》一提的是,其一季度经营性现金流量净额同比下降430.38%至-31.8亿元,主要系购买金融资产增加所致。
02. 子公司违规拖累上市公司
2024年,英大信托管理资产规模首次超万亿,同比增长32.79%至1.09万亿元。英大信托作为国网英大金融业务的第一大支柱,却因违规受罚而陷入麻烦,其违规“刚兑”影响持续多年。4月24日,国网英大公告称,公司于近日收到股东济南市能源投资有限责任公司(下称“济南能投”)足额补偿金额2404.97万元。
时间拉回至2020年12月,英大信托在管理的鼎鑫8号和联赢8号信托项目长期违约、债务人无力偿付、增信措施有限,且鼎鑫8号底层资产不实,追偿具有极大不确定的情况下,以自有资金出资5.55亿元,通过与资产管理机构设立多层嵌套SPV,虚假收购两项目,实为英大信托先行兑付信托投资人,并承继两项目权益与风险。
2020年英大信托将上述出资全额确认为交易性金融资产;2021年计提减值4.998亿元,减值比例90.05%;2022年计提减值5520万元,累计减值比例为100%。上述操作导致2020年财报少记损失5.55亿元,虚增当年利润总额5.55亿元;导致2021年财报虚增公允价值变动损失和虚减利润总额各4.998亿元。
此外,英大信托以自有资金绕道赔付鼎鑫8号委托人5.15亿元,且于2021年依据北京仲裁委裁决赔付塑力项目委托人2.22亿元的行为,符合重大资产重组公开承诺的资产瑕疵担保情形,但国网英大在2020年至2022年年报中均隐瞒了上述重大资产重组公开承诺履行情况。
证券之星注意到,英大信托因上述两项目底层资产真实性审核失职等被金融监管部门行政处罚100万元。同时,英大信托时任信托业务三部总经理刘金州和时任北京业务团队、资产证券化工作团队负责人王涛因失职被处以警告。今年2月,上交所也发布了对上市公司的纪律处分决定书。
根据国网英大公告,2020年重组时,英大集团等重组交易对手方有义务承担国网英大上述损失的73.49%,约5.42亿元。经核实,上述两个项目及被罚100万元合计实际损失金额为5.38亿元。
国网英大于2024年4月22日向重组交易对方英大集团、济南能投发送书面通知,二者补偿金额分别为5.14亿元、2404.97万元。但济南能投一度拒不履行承诺的补偿义务,于2024年10月被上海证监局作出责令改正的监管措施决定。直至今年4月,国网英大才公告称济南能投已足额补偿金额。
英大信托目前仍在通过民事、刑事诉讼等方式追讨鼎鑫8号和塑力项目损失,如未来追回损失,则国网英大应根据重组前的持股比例,相应退回英大集团、济南能投。
英大信托及国网英大连续三年财务数据失真的问题严重损害了股东利益,而部分金融资产分类不当及减值计提不合规也进一步暴露出英大信托在内控体系方面存在明显缺陷。
在业内人士看来,随着监管趋严,“刚兑”已被明确禁止,信托行业正逐步向“净值化、市场化”转型,投资者需树立“风险自担”的意识,更关注产品底层资产质量和管理人能力。(本文首发证券之星,作者陆雯燕)
责任编辑:杨红卜